
趁着“尼米兹”号在南海闹出点事的时候,CNN引用一位美国前海军军官的话说:“中国最新的航母,战斗力也就相当于美国50年前建的‘尼米兹’号的60%”,听起来挺搞笑的。不过,也得说一句,福建舰快要服役了,要是真的美国海军内部那些人还搞不清楚中美两国航母的实力差距,也算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。
这时间点真是凑得太巧了,太巧合啦!
美国海军前上尉舒斯特觉得,中国海军之前主要操作滑跃航母,缺少弹射航母的经验,尤其是在电磁弹射技术方面,远远比不上装备了11艘超级航母、经常在海上巡航的美国航母。而来自舰载机飞行员背景的前美国海军中校斯图尔特则指出,福建舰的降落跑道偏离角比传统航母更小,和舰首左侧弹射器的挡焰板产生冲突,这会影响弹射和降落的效率。综合两人的看法,舒斯特最终认为福建舰的战斗力大概只有“尼米兹”号的六成水平。
▲美国海军在航母操作方面的经验可是相当充足呀。
要这么说吧,当年辽宁舰一刚服役,美国海军那会儿可是认为中国海军缺乏操作经验,得十年左右才能搞清楚怎么用。可是,实际上2012年服役的辽宁舰到了2016年末就已经带队出海,组织编队实战演练,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。之后,山东舰从服役到能打仗,也只用了两年多点时间,比起美国海军传统的经验积累还要快不少,远远甩了那些“福特”号接连出问题的船只。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,国内对航母的掌握其实挺扎实的,要形成战斗力,福建舰再复杂,基础仍是那一套航母操作的规矩。中国海军能把两艘滑跃航母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,这个难题想要挡住,几乎不可能。
▲辽宁舰的投入使用,表现竟出乎美国的预料,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。
关于挡焰板的干扰问题,美国海军早就留意到了,虽然他们试图通过增加斜角甲板的倾斜角来解决这个问题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因为那两条路线之间的空间实在太小,即便在理论上可以同时进行操作,潜在的技术风险却让人难以承受。更关键的是,所谓的起飞和降落同时进行,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想象。作为航母操作中最复杂的两个环节,起飞和降落都伴随着极高的风险,同时还会占用航母的大部分核心资源(自然也包括人力)。试图同时进行这两件事,最后不仅难以做到,反而可能变成灾难的引爆点。
就目前来说,所谓的“双向起降”还只是个概念,还没有变成现实。
因此,美国海军经过改造后就只做了些简单的测试,实际操作中起降还是完全分开,没有同时进行的例子。事实上,福建舰8万多吨的排水量,已经跨入了超级航母的行列,比起美国海军10万吨的航母,主要差别在飞行甲板面积、舱室容量和弹射器数量。考虑到舰载机本身就不可能全部出动,美军航母装备的四个弹射器,通常情况下也就用三根,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其实不算大。
▲电磁弹射器的数量问题,实际上对整体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。
更关键的是,采用蒸汽动力的“尼米兹”级,由于动力和弹射装置技术落后,缺乏足够的灵活性,在操作五代隐身舰载机时,效率远不如新一代电磁弹射器。虽然“福特”级也装备了电磁弹射器,但考虑到美国造船业逐渐衰退,造船质量和速度都远不及过去,明显赶不上“尼米兹”级的老化速度。福建舰与美国两代航母的战力差距,大概就是吨位上的差异。等到未来排水量更大的004舰出现时,美国海军的航母就可能会明显落后了。
▲“福特”级的表现实在不太理想。
要说的话,这几十年来一直掌握全球海洋控制权的美国海军,实在难以接受自己在航母领域的下滑。不过,事实已经变得无法逆转,中国造船业的迅速崛起已成定局。美国海军为了“福特”号耗费接近180亿美元,如果还想着轻视对手,那就是自寻死路,因为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两个航母造船厂,难以被轻易抗衡。
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,股票配资网站,股票杠杆平台软件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